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_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12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123节 (第6/6页)

端的制造方法,完成的成品钛合金,抗拉强度才能超过1700兆帕。

    金属实验室进行的是‘常规手段’抗压钛合金的科学研究,制造过程全程采用‘常规手段’。‘常规手段’是可以普及的大规模生产的。

    如果他们把生产出的这种钛合金材料,添加最后一步表面淬火的工序,抗拉强度肯定能继续提升,超过1800兆帕是很轻松的。

    这个研究的成果已经远远超过了普通范畴。

    往小处说,是研发取得了重大成果,制造出的合金成品强度,超过了国际最先进水平。

    往大处说,项目研发成果斐然,可以大大增加国内对于钛合金的了解,飞跃式的推动各行业钛合金材料应用领域的研发技术。

    科学理论,是对技术推动。

    即便是材料制造领域,相关的研发也分为科学基础和技术两个方面,金属实验室做的是科学基础研究,他们是在探索怎么样来增加β型钛合金的强度。

    这种研发的目的不是制造出能够直接应用在工业上的材料,而是为其他的钛合金材料研发提供科学参考。

    比如,某个钛合金研发组项目指定要研发一种固定性能的钛合金,他们需要提升钛合金的强度。

    怎么办呢?

    他们可以参考金属实验室的项目,对于制造工序进行一定的改进,达到目的的可能性就很高。

    这就会为很多钛合金研发项目省去大量的时间和经费投入。

    曹东明的感触最深,他马上想到了这个问题,因为他就是专门做钛合金研发的专家,手下有五个钛合金项目在进行。

    其中有三个都需要提升钛合金的强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