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太子妃退婚后全皇宫追悔莫及 第65节 (第2/7页)
怕平白委屈了她。” 又道,“当年事别告诉她。” 徐寔心有戚戚,那种惨绝人寰的毒计,他怎忍心对小娘子透露分毫。 正因投鼠忌器,他家大将军才没在昨日直接揭了庾氏的恶毒脸皮。然而,以一城之兵镇压京师发难,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了。 这一步迈出去,朝野那些士宦名士在背后议论卫觎其人,当是忠邪?佞邪? 卫觎全不在乎这些,自门楹望着外头的细密雨帘,只盼着亲兵早日寻到葛神医带回。 朝堂之上,已经乱成一锅粥 了。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后宫之怨,北府万众人马窥伺建康东门不去,朝臣惶惑纷纷。有人提议调宿卫六军护驾还不够,应将驻在京城外的三十六路牙门中军,统召入城护卫;也有人提议,干脆降谕入蜀,请蜀亲王带兵来勤王。 这些大多数自入仕以来便未经历过战事的太平臣子,对于突如其来的大兵压境,如稚鸟闻惊弓。前些年,还传出过建康街头见黄须宝马,公卿惊问“此猛虎从何而来”的笑谈,三品之臣,不识战马,京师之地的承平安逸可见一斑。 于是他们也忘了,淮水以南之所以能安生五十余年无外乱、无内斗、名流恣意清淡、高士痛饮酒读离sao,是祖、卫所率的两代北府兵将,用血rou抗胡族于淮汉,息民生于江左换来的。 现下,风吹草动,众人便恨不能举一国之兵力,去厌胜折冲眼里无天家的骄狂北府兵。 自也有有识之士,反对蜀王回京,“西蜀把控着南朝的西北咽喉,是兵冲要地,向来制约长江上游入口,以控荆襄。而今淮水虽乱,尚有长江天险,闻听大司马用兵如神,岂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