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79 (第3/4页)
声道:“父皇圣明。” 待兄弟二人退下,朱棣召来郑和,令他去孟清和处传达口谕,“朕知其一心为国,筹集军粮之事,尽力即可。另朕不日往大宁,令其随驾。” “奴婢遵旨。” 郑和躬身行礼,叫来侯显换岗,自己披上蓑衣戴上雨帽,往兴宁伯处传口谕。 穿过廊庑,碰上傍晚巡职的锦衣校尉,又遇见要到天子处汇报鞑子情报的杨铎,郑和点头,不见多少热络。 杨铎笑着抱拳,“郑公公有礼,可是出府?” 郑和道:“咱家要到兴宁伯处传天子口谕。” “郑公公要寻兴宁伯,可到定远侯宅邸。” “杨指挥使如何知道?” 杨铎笑道:“在王府外遇上了。本官同兴宁伯有旧,闲谈两句,言及于此。雨大,未免公公冒雨绕路,才出言提醒,并无他意。” 郑和看着杨铎,杨铎淡然依旧。 “如此,咱家谢过杨指挥使。” “不敢。” 抱拳颔首,郑和带着的内侍同锦衣校尉擦身而过。 杨铎脸上的笑容渐渐隐去,一路穿过廊庑,到承运殿前,解下佩刀,经通报入殿,下拜,道:“臣杨铎,拜见陛下。” 沈瑄府中,郑和向孟清和传达天子口谕,言天子不咎筹集军粮之事,五日后将移驾大宁。 “届时,定远侯与兴宁伯皆需伴驾。” “臣领旨。” 心中大石落地,孟清和轻松之余,不免思索,是谁帮他在天子跟前说了话。 不是沈瑄,还能是谁? “是赵王和汉王求了天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