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和_分卷阅读20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06 (第4/4页)

自找没趣,大多趁着这段时间盘查府内,发现了蛛丝马迹,不免对皇帝寒心。

    作为事件的当事人,方孝孺除了做学问就是为平定燕王叛乱出谋划策,也无暇留意城内的老百姓茶余饭后都在说些什么。虽也感到同僚的眼神透着古怪,但方大学士对自己的名声和人品一向很有信心,自然不会多想。

    燕王这封奏疏,相当于揭开了众人联手遮掩的盖子,将“真相”摊开在阳光之下,一巴掌甩在了朱允炆脸上,另一巴掌赏给了方孝孺。

    派锦衣卫入燕,建文帝已经做好了被御史喷口水的准备。没等到言官,燕王先给他泼了一盆污水。

    方孝孺的震惊比建文帝更真实。他从没想过,自己会被燕王指着鼻子痛骂“沽名钓誉”,“与鹰犬为伍”,“挑拨天家亲亲之情”,“蔑视人伦”,“祸乱朝纲”。

    遭到如此污蔑,建文帝还能坚持,方孝孺却支持不住,一口血喷出,当场晕了过去。

    这已经不是面子的问题,而是上升到做人的根本。

    如果燕王这封奏疏上的罪名落实,方孝孺往昔为人称道的一切都将被打上问号。

    儒学大家,真君子?

    伪君子,真小人?

    有人暗中为方孝孺惋惜,这分明是燕王的毒计!可谁让方孝孺自己送出了把柄?计策不错,但用人不当。哪怕从大汉将军和旗手卫中挑人也比锦衣卫强吧?

    同锦衣卫搅合到一起,武将尚且罢了,一个文官,还是被读书人视为偶像的翰林院大学士,绝对是自毁长城。

    称快的同样不少。

    自古文人相轻,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