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和_分卷阅读27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73 (第1/4页)

    道关键处,若非朱高煦用心,怕是会被当场问主。

    几番应对,朱棣心中愈发满意,朱高煦暗自松了口气。

    自奉命备边,他便下决心做出个样子,事事亲力亲为,如今总算有了回报。

    从二月起,卫所地堡,瞭望墩台,城墙上的敌台,都被一一加固。

    边军的粮饷,武器,袢袄军鞋,更是几天一催。

    奉命以舟师海运粮饷的江平伯陈瑄和前军都督佥事宣信被催得一个头两个大。

    不是他们有意拖延,事关北疆边防,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在辽东和开平卫等地的边军粮饷上动手脚。实在是海运风险颇大,不到合适的月份出海,危险性太高,遇上大-浪,整船的粮饷都要沉入海底,士兵也会喂鱼。

    等不到海运的粮饷,军屯和商屯收获有限,当地百姓还靠朝廷救济粮过日子,粮食实在不够吃,朱高煦只能另想办法。

    集合部将,集思广益,军汉们习惯了简单-粗-暴,想吃饱肚子,最有效的办法只有两个,打猎,到鞑子那边抢劫。

    草原上的猎物是有数的,杀光了破坏生态平衡,抢劫鞑子更符合边军的利益。

    允许鞑子到自家边境打谷草,不允许自家到草原上去套牛羊?

    没这个道理。

    礼尚往来,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这个理念是朱高燧通过书信灌输给朱高煦的。

    原话出自兴宁伯孟清和之口。朱高燧听后认为很有道理,朱高煦看过,也是深以为然。

    抛开心理负担,各种铺垫和准备工作做好,还等什么?就一个字,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