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和_分卷阅读3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3 (第2/4页)

,开口问道:“大令,是有不妥?”

    “这个孟清海,”贺县令神色不愉,“可是孟十二郎族兄?”

    “正是。”

    “此人不妥。”贺县令拿起笔,沾满墨汁,在孟清海的名字上重重划下。

    “其父为孟氏族长,欺占族人田产,此子竟视若无睹,不加劝导。修身齐家治国,此人虽有才学,然品性不佳,不应推举。”

    县丞点头应是,朝廷唯才是举不假,然更重德行。若所举非人,大令恐将获罪,他也脱不开干系。想到这里,不免对推举此人的县学训导存下了几分芥蒂。

    ☆、第二十五章

    宛平县学中,二十余名生员均着玉色布绢襴衫,宽袖皂缘,头戴平定四方巾,端坐于案后,等候儒师前来。

    依朝廷定例,县学-中-共-有廪生二十人,附生及增生无定数。

    廪生是通过院试的秀才,每月领取廪食六斗,有司另给鱼rou。按照后世的话来说,不只学费全免,每月还领取奖学金。增生与附生没这么好的待遇,一应费用全部自理。

    每隔一段时间,学中会通过考试和平时成绩对生员进行评定,共分六等,只有一等和二等才能继续乡试,三等以下连考场都进不去。

    在这一点上,廪生,增生,附生,一视同仁。

    以为进了县学就万事大吉?教谕和训导会用铁一般的事实告诉你,白日做梦。

    若是入学十年学无所成,或是犯下了大过,开除学籍是轻的,还要送去充吏,追夺廪粮。

    十年吃了多少,统统都要吐出来。

    可见,在明初,官不好当,学也不是那么好上的。

    孟清海考过院试之后,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