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44 (第1/4页)
是武将?简直比言官还要言官! 这是欺诈,绝对的欺诈! 他一定是混入了武官行列中的文官! 武官们乐了,对着文官们朝下比小指,自己屁股没擦干净就敢蹦高,撞铁板了吧?自己找罪受了吧? 以为只有文官会打嘴仗,会扣大帽子? 兴宁伯会告诉你们,武官也不是软柿子! 给旁人泼脏水很爽?也让你们尝尝被泼脏水的滋味! 套句后世的话来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孟清和拳打六科给事中,脚踹十三道御史。 翰林院学士出来帮腔,直接鼻孔出气喷回去,据说上个月您家里给老人办寿宴,很是不艰苦朴素?酒席上的山珍海味是不是可以说道说道? 翰林学士掩面退下,头顶冒汗,没给这位发请柬,他怎么知道酒席上都吃了什么? 大理寺卿想打个圆场,刚迈出一步,袖子就被杨荣抓住了。 作为勇拦朱棣车架,得以光荣晋升的未来阁老,杨荣的政治嗅觉非同一般。出于同乡之谊,再加上往日里的提携,杨荣果断出手,把大理寺卿从悬崖边上拉了回来。 他们都小看了跟随今上从北平起兵的武官,这些武人绝不是莽夫。 相反,在兴宁伯和定远侯的身上,似乎有着洪武年间魏国公等人的影子。 杨荣和杨士奇都是聪明人,虽然在弹劾定远侯一事上也参了一脚,却牵涉不深,孟清和的弹劾名单上也没有这两人。 解缙则不然,这段时间,他几乎成了朝中文官的标杆,忘了谁,孟清和也不会忘了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