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44 (第2/4页)
侍疾,增俸禄至九千石,入-宫-中读书。 对于平王妃,圣旨未提一字。 随后,天子令礼部议封皇太子大典,并进东宫朝仪。 南京礼部同北京礼部查阅洪武旧例,参照封懿文皇太子大典定下章程,却未得天子首肯。 两位礼部尚书,四位礼部侍郎及部下郎中等人,捧着打回的奏疏不明所以。眼巴巴瞅着皇帝,不通过没关系,至少给点提示。具体怎么改,大家也好有个参照。 永乐帝偏偏不从人愿,一目十行看过,表情不变,御案上一压,直接抛出两个字,“再议。” 参不透上司的喜怒,工作能力再强也是白费。 连续折腾一个多月,奏疏改了不下十次,东宫官属名单都拟好了,册立皇太子的典礼章程仍没定下。 这样的日子,猴年马月才算完? 说到底,什么样的章程才能让天子满意? 两京礼部再没心思争长短,完不成天子的交代,争出子丑寅卯也没用。 为集思广益,礼部尚书发动部下官员,洪武朝旧例不通过,可以参照前朝。元朝一样行不通,还有前宋,前唐。 北京礼部左侍郎记忆力超群,家学渊源,自幼博览群书典籍,竟将汉时册封皇太子的相关资料找了出来。兴冲冲带到衙门,与部中同僚一起研究。人手不足,便绑上布条,挑灯夜战。 数日后,北京礼部上下都挂着两个黑眼圈,拿出拟定的章程,双眼发红,双手发抖,颤巍巍活似古稀老人。 “如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