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3 (第2/4页)
的权利一分为三,以加强皇权) 御史台没什么好说,就是监察机构。 再说官官设置。 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官员设置都比较简单,从高到低,前者是“中书令” “中书侍郎” “中书舍人”,后者是“侍中” “侍中侍郎” “给事中”。 尚书省就比较复杂,本来应该是最大的“尚书令”,但因为唐太宗曾担任过这个职务,所以唐代的尚书令一职都是空位,尚书令的副手“左仆射”和“右仆射”成为最高官职。为什么分左右呢?因为尚书省的办公厅是双子星大楼,分为左右两厢,吏互礼三部在左,他们的顶头上司就叫“左仆射”,兵刑工在右,自然就由“右仆射”管着。至于六部下面的二十四司我就不多说了。 御史台的长官是左、右御史,分别监管中央和地方,中央的监察官员叫御史监察,而地方上的叫监察使。 再说文中大淼的官制。 中书省保留,毕竟皇帝需要一个参谋班子,但官员只设中书侍郎,官位不大,但领“参知机要”衔即可参与国事制定。 没有门下省,也就是没有了驳回机关,相权三分变为了两分。 执行机关仍然是尚书省,但因为没有了唐太宗所以尚书令还在,六部次序暂且不提,其功能和唐代基本没有区别(有的话以后文中再说)。 如此看来命令只要皇帝和中书同意就可以了,但是因为玄沐羽撒手不管事,所以特别得到信任而且拥有“参知机要”的尚书令理所当然地成为命令的制定者之一,而且由于他人老、官大、抓着所有的执行权力,因此这时候尚书令的权力变得无比庞大。 御史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