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2节 (第1/5页)
江玉珣的问题重重地压在了每一个人的心间。 宣文力不由一愣。 此刻,应长川也将视线落在了江玉珣的身上:“爱卿可有解决之法?” “回禀陛下,”江玉珣笑了一下,轻声说,“的确有一个。” 他的语气格外轻缓。 如溪水一般从应长川的耳边流淌过去。 江玉珣虽还没有说自己的方法是什么,但应长川仍不由一顿,自下船起便盘踞在心头的烦闷,忽于此刻消散了几分。 “何法?” “开塘排水,再人工开辟河渠,”江玉珣一边说,一边无意识地用脚尖点了点一旁的水面,“疏导田沼中的水,流向河渠与湖泊。等这些地逐渐干后,便可将这里的大片沼泽地,改成为有排水体系的传统农田。*” ——后世辰江平原上的大片沼泽地,就是这样慢慢变成万亩良田的。 而闻名于天下的“小桥流水”除了自然因素外,也离不开人工开辟的一条条河渠。 “人工开辟河渠……”应长川不由轻将这几个字念了一遍。 江玉珣说的方法虽然简单,但是这个时代暂未有人如此做过。 担心引起误解,江玉珣赶忙补充道: “不是怡河那种大工程,我说的河渠最窄挖一尺就够!百姓可自行开挖。仔细算算,或许比开发圩田还要方便。” “……我知道了!”听到这里,一道南巡的都水使者童海霖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