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崛起南海_56.第56章 崖州城(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6.第56章 崖州城(三) (第2/5页)

也就大半天的事,而且“飞速号”船身平稳,在近海地区运送这些易碎品再合适不过。

    与海汉人的交易虽然是以物易物,但这东西到自己手里一倒腾,不就变了现银了吗?张掌柜一咬牙,便允了下来。

    就在张掌柜以为生意已经谈得差不多,正考虑要不要留饭的时候,施耐德又拿出一件东西递到张掌柜面前:“你看这个如何?”

    张掌柜一见之下立刻伸手接了过去,一脸惊讶地问道:“贵方竟有巧匠能制出此种银镜!”

    张掌柜手里拿着的就是一面小小的化妆镜,不过成人掌心大小,金属镜框,样子十分的精巧。这玩意儿是为了与17世纪的商人交易,穿越前执委会从义乌小商品城大批量购入的交易物资之一,进价只有几毛钱。当然执委会采购的尺寸不止这一种,大大小小的各种化妆镜采购了好几千个。

    这倒并不是执委会没法在穿越后制造镜子,事实上14世纪初威尼斯人就发明了锡箔和水银的制镜法,这也是执委会要求行动队采购锡石和丹砂的原因之一。但这种制镜法效率极低,且材料含有剧毒,对制镜工人的身体伤害很大,最关键是镜面镀膜不持久,时间稍长镜面便会慢慢花掉。尽管如此,威尼斯人也把这个秘密保持了三百年,直到17世纪后半叶,这种水银制镜技术才通过某些秘密渠道流入了法国。而18世纪德国人发明的硝酸银制镜法则大大改进了这些缺陷,但无论是主材硝酸银还是需要用到的酒石酸钾钠和氨水,穿越众暂时都制备不出这些材料,所以只能先大量储备成品,等以后化工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才能开始自行大规模制造镜子。

    至于说这东西到底好不好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