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崛起南海_第3334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34章 (第3/4页)

护城河上的长干桥,自此便进入南京城与外郭城之间的地域。

    值得一提的是,这长干桥两端竟然都建有规模颇大的街垒。陶弘方从车窗看了一下,这里至少驻扎了一个连的部队,可见石迪文父子对城外这些难民并不放心。

    横亘在桥头的拒马颇为沉重,要十来个人一起上前,才能将其移开,因而陶弘方的队伍花了一些时间才通过了这座桥。不过在桥头这里,其实就已经能看到不远处的雨花台了。

    这雨花台本是南京城南一处丘陵,据说南朝梁武帝时期,高僧云光法师在这里说法,感动上苍,落花如雨,因而得名雨花台。

    大概是因为这样的典故,雨花台附近佛寺众多,西天寺、能仁寺、大报恩寺等,都是本地闻名遐迩的寺庙。

    不过此时的雨花台早就不见了往日接踵摩肩的虔诚香客,取而代之的是交错搭建的各种帐篷窝棚,沿着官道两侧铺开,一直蔓延至远处的寺庙。

    陶弘方从车窗望出去,见许多难民就站在官道边,目光呆滞地望着这支穿行于营地间的队伍。

    他们似乎并不害怕荷枪实弹的海汉军,甚至还有一些小孩肩上扛根树枝,模仿海汉士兵扛枪的模样跟着队伍行进。

    很显然这些难民知道海汉军的存在并不会威胁到他们的安全,反倒是会让这里得以维持基本的秩序。

    马车没走多远,前面通向寺庙的道路便已经被难民的窝棚遮断,陶弘方也只能下车步行了。

    随行的民政官叫樊成超,年纪大概比陶弘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