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穿来的郎君炊食又兴家 第112节 (第5/7页)
,不收,就是找麻烦哩。” 见谈栩然凝眉,裘掌事又道:“倒也不妨,熬过今岁就好了,海澄的县令从来做不长久,不然在这地界生根长藤了,还了得!?” “既这般,”谈栩然对陈舍微道:“也无谓因这事去寻他理论了。若叫他借机拿捏一番,岂不添堵了?” 这瓷窑出的货品眼下一半是往内销的,另一半是商贾瞧上了其中某些花样款式,多做些给他,往南洋一带销去。 不过中间毕竟倒了一手,不是瓷窑自己往外销,少挣些也稳妥些。 倒是月港的漆器行,当初这铺子既设在月港,就是为了把漆器往外销去,因为从福州进货,并非自造,再加上五房经营不善,利润一直很薄。 谈栩然在泉州筹备着漆器作坊,眼下月港的漆器行还是先从福州进货撑一阵,辗转叫二道贩子走门路销出去。 明岁从做到买一手包办,每一层的利都归自己挣了,就等着陈砚墨从海澄调走了,再疏通关节将漆器外销,省得在这事儿上白白叫他卡了脖子。 谈栩然想定,只提前给漆器行的几个老人发了些年节礼,好叫他们安心守着铺子。 陈砚墨猜都能猜到谈栩然随行的目的,可是左等右等,就是不见人影。 倒是漳州卫‘寻到’薯种后,陈舍微就在月港的千户所替他筹划起了屯田的分配。 月港的千户所屯田很少,多是滩涂一类的泥洼地,陈舍微又没有填海造陆之能,也只能因地制宜的出点海产养殖的法子。 来之前,王吉曾通过书信与月港几位商贾谈了谈烟卷的事,此番趁着他俩来了,王吉也省却一趟奔波。 陈舍微事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