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元芳开始_第三百三十章 杨再威这浓眉大眼的,居然也叛变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章 杨再威这浓眉大眼的,居然也叛变了? (第3/6页)

很正常,毕竟杨氏各房在地方根深蒂固,权势巨大,只要反应及时,那些牙婆能被追回。”

    “但包括你在内,至少有三位杨氏子弟没有追回,这些人去了哪里?”

    听着李彦的分析,杨再威怒吼道:“所以你认为,我的走失也是有人设计,甚至是我师父故意为之?我告诉你,绝无这种可能!”

    李彦并不在意,有理不在声高:“我不了解你师父,自然会做出种种猜测,先不说你师父的事情,你觉得杨氏各方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

    杨再威面容扭曲:“我只知道,杨氏各房之间只是同谱,并无血脉联系,比起其他大族要冷淡多了,我这一脉从祖父起就有衰弱,后来更是被上谷房打压,高门士族统统都是两面三刀的卑劣小人,没一個好物!”

    他的情绪激动,破口大骂。

    不过有些话,李彦是认可的。

    提到弘农杨氏,往往会想到三国时期四世三公的杨震-杨修家族,以为隋唐时期的杨氏是他们的后人,实际上并不是,后世学术界普遍认为,自后赵、东晋的杨亮-杨佺期父子以后,弘农杨氏的正统就基本衰落无闻了。

    东晋之后的杨氏子弟,基本是旁系或冒认。

    比如杨坚那一脉,说自己出自弘农杨氏,大概率是冒认,旁系小支的可能性都很小。

    不比南朝世家的族谱比较规范可靠,这种攀高姓的情况,在北朝很是常见。

    而现在的弘农杨氏,就像一个筐,将北朝和隋唐的好几个显赫杨氏家族合到一起,并称一大族,各房之间是没什么血缘关系的。

    杨再威所言的,正是这个意思,但李彦开口道:“无论有没有血脉联系,杨氏终究是族谱上的一大族,仍旧无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