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三章 并州有位狄法曹,可以提拔提拔 (第3/6页)
品官员的役力是十五人,每人每月交200文钱,一个月就是3贯钱,一年就是36贯,比俸钱还高了。 不过有时候收不上来,这里面是真的有蹊跷,属于弹性很大的一项收入。 李彦对于力课不太感冒,百姓的钱被三七分成,他用的也难受,但制度就是这样,令史更是再三暗示,会优先安排。 双方互通姓名,谈天聊地,办理好基本手续后,李彦行礼道:“多谢卢令史了。” 卢令史赶忙还礼:“这是下官应该做的,李校尉折煞了。” 李彦试探道:“我这里还有一事相求。” 卢令史笑道:“请说!请说!” 李彦不弯弯绕绕:“卢令史应知,我任内卫武德一职,麾下却无得力能手,吏部汇聚天下人才,能否提供些参考?” 卢令史脸色微变:“这……” 李彦道:“我不贪奢,只想选几位县尉法曹。” 卢令史神情稍稍缓和:“县尉啊……” 京官一向看不起外官,而地方上的县尉,更是他们眼中的贱职,工作辛苦,升迁困难。 后来的杜甫,科举之路走不通,权贵之门走不进,在长安困守十年,依旧拒绝出任县尉,写下了“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老夫怕趋走,率府且逍遥”的诗句,那不是他一个人的观念,代表着当时的共识。 但即便如此,卢令史考虑后,还是不愿意松口。 内卫和其他部门关系还好,和吏部是天生的不对付。 因为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