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五章 吐蕃:同时收获两位大才,优势在我! (第4/5页)
怕自己读书不多,但对于文人还是挺尊重的,面色肃然了起来:“果然外戚不可能全是废物,你这位大兄身为一品国公,居然还如此刻苦,莫非是你唐国的大儒?” 武攸宁欲言又止,你见过哪位大儒翻来覆去读《说文教义》的? 勃伦赞刃没有刨根问底,低声喝斥道:“快去找鱼符,你们唐人官员的鱼符不止是腰间别着的,至少还有两块备用,这些都瞒不过我,你去找备用的便是!” 武攸宁无可奈何,只能快步走了进去,一路上见到婢女和下仆行礼招呼,都不耐烦地挥手驱赶,但眼神里又有示意,希望他们能机警地发现身后那个仆人的不对劲。 然而武氏子弟本就是这幅德行,下仆们噤若寒蝉,根本不敢吱声,一路低垂着头经过,没人注意到浑身紧绷的勃伦赞刃。 等到了宅内,武承嗣果然外出学习,但他的妻儿却在,武攸宁不愿意与对方交谈,想要提前避开,勃伦赞刃却用刀顶了顶他,冷声道:“速速去问,我们耽搁不起!” 武攸宁只能硬着头皮走进去,就见一位十三四岁的小郎君正在堂上欣赏舞姬跳舞,见到他进来,连起身相迎都不做,翻了翻眼睛道:“五叔?你怎的未经通报,来我院中?” 这位是武承嗣的长子武延基,历史上因为私议二张,在宫中被杖毙,但现在还是过得挺开心。 毕竟武承嗣是周国公,他身为嫡长子后面也能继承国公之位,武氏混得再凄惨,也有一品国公兜底,一辈子富贵是享受定了。 看着这位侄子高傲的神情,武攸宁心头大为不爽,但还是使了个眼神,往后侧瞄了瞄。 武延基愣了愣,不耐烦起来了:“你挤眉弄眼的做什么呢?” 腰间一紧,收拢在袖中的短刀逼了过来,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