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六章胡服骑射 (第2/4页)
的经验,从而给制定国策带来新的灵感。 马岭关劳军之后,特别是在与羌人接触之后,所思颇多,不由想起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为寻求灵感,近些日刘禅一直在研究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前后经过缘由。 与后世人所想不同,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并不只是简单地让全国百姓上下穿胡服,练习骑射,使赵国军事力量大涨。 更深层次的缘由则是当时赵国面对困境,当时的赵国地分南北,一个以邯郸为中心,一个则是以代郡为中心,由于太行山、中山国的阻挡,使得两地沟通十分困难。 地处北境的代郡受胡人影响比较大,可以看作胡人文化,邯郸地处中原,则是可以看作汉人文化,当时华夏贵、戎狄卑。因此长久下来,代郡与邯郸几乎将要分裂。 赵武灵王为了结束国家分裂,统一国民意识,才将代表民族文化的服饰改革,下令全国上下着胡服,意味着打破华夏贵、戎狄卑的观念。 大批任命具有戎狄背景的将领,招募大量胡人为骑士,提高骑士于国中的地位等一系列行政手段,将戎狄融入汉人之中,改变赵国的权力结构,这才是使得国力极大增强。甚至还借着这次军功制度的变革推广,将宗室与地主隐瞒的人口都查了出来。 而大汉目前的情况虽不似赵武灵王之时的赵国,但是有些情况有过之而无不及,此时的陇右、凉州汉胡参半,甚至连关中都是如此,整个陕北都已经是羌胡遍地。 历史上,西晋江统见状,撰写《徙戎论》于朝廷,言‘关中之八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戎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