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一章恩信 (第4/4页)
,是因蛮夷因武惧之,习惯于农耕、织布,才可化为汉风,治夷莫过如此。” 王嗣思量少许,拱手答道:“以武平夷之后,蛮夷又反叛,是为何?” “其反之因,不在下,乃在上。底层蛮夷穷困潦倒,桀骜不驯,若有人授予其农耕之法,官吏不贪其物,约定常赋,如何会反?” “若因编户齐民,蛮夷头目因利而反,鼓动底层造反,其因亦在上。” “以嗣之见,以武平夷之后,蛮夷又反,其因在于汉人官吏过贪;蛮夷头目为得利者,编户齐民,少其利也,故而造反。普通蛮夷穷困潦倒,若能得安寝一屋,食饱一餐,娶妻生子,又如何会反?” “是故,以恩信治夷,授予农耕,不贪蛮夷之物,定常赋,不轻改之。待底层蛮夷如同自己族人,蛮夷自然信服,感怀我等之恩,又为何会反。至于蛮夷头目能抚则抚,不能抚杀之。” 王嗣深入阐述蛮夷内部情况,并从阶级关系上一语道破。平定蛮夷之后,编户齐民,而蛮夷反叛,是因为得利阶级不能再压榨普通蛮夷,自然不满,故而诱导蛮夷造反。 而大汉官吏作为新的得利阶级,应该不能过贪,要不然底层蛮夷也会反。 刘禅对王嗣这番言语,不由心生佩服。 不过话虽如此,但是具体政策实施,极其考验治政官的治理能力,以及治政官需要付出大量的心血,才能按照王嗣的治理政策执行。 刘禅神情肃然,偏头对郭攸之,说道:“演长,王承宗此人大才也!” “日后替朕多留意他。” “诺!” (王嗣此人,大家可以百度下,治理蛮夷的能力非常强!)周府的三国:汉中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