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章盟约尾声 (第1/4页)
魏文帝黄初三年、昭烈帝刘备章武二年、十万未称帝。 五月,汉军近六万人自巫峡建平(今重庆巫山东)至夷陵(今湖北宜昌东南)间长江两岸长百里,树栅连营五十余屯。 ------------- 成都丞相府六月 诸葛亮抚须微思,问太子禅道:“太子,《管子小问》背诵如何?” 刘禅跪坐榻上,挺腰拱手答道:“丞相,前些日已记下,昨日费卿也给我讲解其意。” 诸葛亮沉思半响,问道:“桓公问:治而不乱,明而不蔽,若何?何意?” 刘禅回忆答道:“明分任职,则治而不乱,明而不蔽矣,其意思乃是是分清责任来安排官职,就可做到治而不乱,明而不蔽了。” 诸葛亮微微点头,追问道:“敢问太子,如何分其职呢?” 刘禅沉吟许久,结合前世担任村官的经验,答道:“需制法而分,军有军法,民有民法,官有官法,依法分权,律法若无允,去做则要罚,上官管理,御史监督。” 诸葛亮露出一丝笑意,问道:“善,若如今国家贫困,又如何使国家富裕?” 刘禅想到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威廉·配第的理论,答道:“丞相,管子言:努力耕种土地又合于农时,就一定能使国家富裕。勤勉劳作乃是钱财之父,土地则钱财之母,勤勉劳作才能产出更多的粮食。” “做为君主则需俭治宫室,撙节车驾充实国家贮备,届时国必富而位必尊;君上应撙节衣服、抛弃玩好之物加强农业耕种,财用必足则国家地位必然巩固;并且还需鼓励士民专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