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四章伐虏之议(上) (第2/4页)
一般。 同时与其他都督上疏的内容不同,马忠都只上报自己的安排,而不是向朝廷询问意见,除非涉及其他州郡的问题。 “可!” 司盐校尉岑述手持笏板,说道:“臣述有事奏言。” “准!” “启禀陛下,近岁以来连连征战,大汉铜铁先予铸造兵刃。农具为先,直佰钱铸造为后,铜铁所给有所不足,故臣以为可稍减直佰钱之重。” 此言一出,刘禅与大汉高官皆陷入沉默不语,思索其中紧要之处。 三国时期的货币政策基本是在比烂,也就蜀汉的直佰钱还算靠谱点。魏国曹丕想搞五铢钱,发行没几个月,直接放弃,曹魏进入以物易物的状态;直到曹叡上位后,重新发行五铢钱,才稳定下来。 至于吴国别说了,别看东吴地跨三州,百姓数百万之众,但因为连续十年的战争下,百姓苦不堪言,目前连货币政策都没有。(大泉钱还没出!) 而且此时的江东各方面相对于蜀汉而言都有落后,还不是日后著名的扬州。不仅是农耕技术落后,而且在纺织技术上也落后,江东历代以来都未有锦(注①)。 包括蜀汉能轻易收服凉州与陇右士族的心,离不开蜀锦的帮助,在魏国治下之时,凉州士族偷偷地购买蜀锦,然后将蜀锦转卖于西域。 自汉吴两国交好之后,大汉的蜀锦广泛地流通于东吴境内。随着蜀锦贩卖于东吴国内,作为一个区域性的货币的直佰钱居然在东吴国内进行流通,成为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