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察举、辟制改革 (第2/4页)
在董仲舒的建议下,命所有大汉二千石以上官吏,下达举贤指标,此乃“举”。指标中要求举荐人必须以‘四科’为标准审查其人水平上荐,若被中央发现被举荐者不符合要求,中央会对举荐者的处罚,此乃“察”。 察举制是以地方发动自下而上的选拔方式,虽然使得中央人才储备增加,但是却对中央集权造成削弱作用。而且对于举荐标准有二,一为“孝”,即“谓善事父母”;一为“廉”,即“谓清洁廉隅”,此乃孝廉由来。 言辟制,须知征、辟制。其一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叫“征”;其二是三公以下高级官吏聘布衣为自己幕僚属官叫“辟”。所谓“征、辟”。 刘禅沉吟片刻道:“不知相父准备如何改之。” 诸葛亮从袖口处掏出巾帛递给刘禅,刘禅摊开巾帛翻阅,却见其上写道:“复左雄阳嘉新制之议(注①)……。” 刘禅看完,脸上虽然平静,但心中波涛汹涌。左雄曾在东汉顺帝时提出改察举制,在察举制中央面试中加入考试制度,同时将四科变可两科(专用儒学、文吏),更加注重务实。 东汉在实行左雄改制后,官吏氛围确实大大好转,但这次改革,也就很快失败了;黄琼任职后,将二科重新变为四科。 刘禅注视着诸葛亮儒雅的脸庞,身子微微向前,低声说道:“相父欲将四科恢复二科,善也!就是不知蜀中士族反应如何?” 诸葛亮轻扬嘴角,低声说道:“蜀中士族有分大士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