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一章 蛛丝马迹 (第2/5页)
蚕呢,徐家媳妇,你才是松江各家女眷们的榜样。” 村道上传来苍老却爽朗的女声,只见缪老太太已由婆子扶着,昂然走过来。 她站定后,中气十足道:“方才我就与各家的奶奶小姐们讲,前些年徐翰林出资雇人,在佘山种甘薯,松江的读书人还笑话他。如今那些老爷公子的,都该来瞧瞧,这片往昔种不得稻谷的荒山土坡,收出来多少能喂饱肚子的甘薯。” 一旁黄尊素的妻子姚氏,也接上话头道:“缪阿太说得正是。去年我们余姚春旱,稻谷没打上来,所幸甘薯这个东西耐旱易活,救了不少乡亲。我家老爷说,甘薯是一位姓陈的海商,去吕宋跑船时,从弗郎基人手里弄回来的藤根。” 今日,缪老太太一路与姚氏搭话,已对她颇有好感。 有些官眷,仗着家里老爷仕途顺遂,莫说对着平民百姓,便是到了家中男人已不做官的豪门面前,也爱挑剔拿乔,一心只想接受众星拱月般的奉承。 但姚氏身上,却不见这份浅薄之气,她对缪氏说话极有分寸,讲了不少余姚的风土人情,又问了松江的塾学光景。 此刻,听了姚氏的话,缪老太太越发赞许,连连点头道:“还是黄夫人有见识,没错,那陈姓海商正是我与郑姑娘的老乡,也是福建人。当初,弗朗基人禁止我大明商人从吕宋带回任何植物种子,陈先生机灵得很,将甘薯藤夹在海船的缆绳里,硬是偷偷运了出来。” 言罢,缪老太太亲自上来携了顾兰介的衣袖,又招呼乖巧的小姑娘徐蕙珍道:“走,一起和老婆子我吃螃蟹去,你们再忙,饭总是要吃的。” 顾兰介推辞道:“缪阿太,我才从地里钻出来,衣裳脏得没法看,不好上席的。” 人情练达的顾家大媳妇沈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