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英华_134章 知政失而在草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34章 知政失而在草野 (第4/5页)

运往旅顺,发给辽东军士们不好么?”

    郑海珠心道,所谓知屋漏而在宇下,知政失而在草野,小王爷是该出来看看外头的世界,才能明白帝国怎么会搞得这般一塌湖涂。

    她正要开口解惑,却听郭氏道:“这还不简单,棉农也要纳赋、出徭役、分摊各种杂税。各州各县的官员家、缙绅家、举人秀才家的地都不用承担这些,如今他们的田地越来越多,前头三样的缺口自然也越来越多,不都还是要摊到那些自家有地的农户头上?所以,他们是荒年也过不下去,丰年也过不下去,干脆携家带口的一逃了之。”

    郭氏说的,就是明代中期就开始出现的土地兼并问题,根源还在于朱元章对于权贵群体和所谓的读书人,一开始就给予税收豁免,所以,即便是张居正那样的铁腕人物,只要还在王朝的体制内摸爬滚打,也不能彻底解决。

    朱元章这样自认草根出身的皇帝,登上皇位后,表演式地提倡一番节俭,但他和他的子孙始终刻薄对待的,仍然是草根,反正韭菜割不完。

    朱以派听了妻子的话,沉默须臾道:“难怪会闹闻香教。其实,这样说来,我们宗藩的产业也是不纳税的,再这样子子孙孙地下去,岂非……”

    郭氏倒真有些武将之女的胆气,大剌剌接话道:“岂非民变会愈演愈烈。”

    郑海珠暗暗给她开个弹幕:你说得一点没错。

    贵大明的末代皇帝,就是在李自成面前上吊的,眼下那位被皇帝与贵妃宠上天去、在洛阳花天酒地的福王,也是死在李自成手里的。

    都说娶妻娶贤,郭夫人,我看你很有长孙皇后的风采。

    郑海珠于是大胆插话道:“所以小殿下明智,愿意说服鲁王,兖州采煤后,进献竹木抽分税。”

    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