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八章 破案(上) (第3/7页)
狱,也不是没有先例。 如今,两京的言官老爷们,天天想着怎么关了江南的几个织造局、罢了提督太监。这一回,他们不过是寻着这个把柄,要给刘太监一点颜色看看吧? 郑海珠遂试探道:“刘公公替万岁爷管着这大一摊事,本也不可能完全不问在地的刑名讼事呀。再者,小妇虽愚笨,但听下来,那位俞公子,确实是误杀。其实,故杀和误杀之间,不过一字之差。” 刘时敏神色一动:“怎么个一字之差?” “故杀,是‘用’刀。误杀,是‘甩’刀。” 刘时敏细品之下,眉宇大开,眼中激赏之色骤浓,叹道:“好个甩刀杀人!咱家知道该如何与圣上说了。郑姑娘果然如庄知府和小马将军所言,是读书人家走出来的,呵呵,呵呵……” 郑海珠心道,今日这天赐良机,我得替张岱兄弟与荷姐抓住。 于是谦而不卑道:“公公谬赞,其实小民都是借前人的智谋而已。譬如这假纬绒圈织进棉布的法子,若无松江人黄道婆此前对织机的改造,便无法成事。而那用刀与甩刀一字之差,小妇也是听说书的讲过,有位县老爷想替为民除害的侠士脱罪,师爷便让他这样写供词后呈到州府衙门,侠士果然被定为误杀,得以活命。” 刘时敏笑道:“那也要会活学活用。” 气氛如此融洽,郑海珠觉得火候差不多了,忽地双膝跪地。 “刘公公,民妇斗胆,求公公为民妇开解一个疑团。” “啊?”刘时敏对她抬手,“你要问咱家什么,起来慢慢说,别着慌。” 郑海珠于是起身,定定神,从自己为尼姑杀人桉奔走、发现带血泥土周围虫蚁绝迹说起,讲到方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