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章 罗浮洞无名仙 (第2/4页)
通过了九十九道拐,已经是酋时了。 山腰之上,就有一条简易索桥通过另一侧的九老峰。 整座索桥共有十三根碗口粗的铁锁,仅有木板铺设铁锁上作为桥板。 桥板之下是万丈悬崖,悬崖下是湍急的潭水,终年川流不息,声如雷鸣。 上山朝圣,找机缘的学子很多当时就变了脸色,转身离开了队伍,转而去其他地方寻找机缘去了。 峨眉山钟灵毓秀,山精魑魅必然不少,机缘也不止是罗浮洞一处。. 机缘虽然重要,但是性命更加要紧。 一小半人散去,李浩然便随着其他人一同在渡口等待过桥。 众人为了安全,每次自发只有二十个人同时过桥,先来后到。 今日上峨眉山寻访机缘的少说也有千余人,散去一小半还有数百人。 李浩然也不是第一批入山的,要轮到他还要不少的时间。 他也不着急,坐在书箱上,取出干粮吃了起来。 李浩然的身边,基本上都是蜀汉国的士子。 大部分都是秀才,也有少数的举人。 当然了,还有一些连秀才文位都没有的孺子,又称为童生。 只不过这些个孺子在一众秀才,举人中间根本就不敢插嘴多话。 生怕说错了话,漏了自己没有秀才文位的底,被人耻笑了去。 李浩然吃着带来的烙饼,就着山泉水解渴,一边留心听身边人的对话。 不得不说,在这个“诗可杀敌,词可破军”的世界里…… 读书人天然就有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 “魏贼亡我之心不死,无非是诸葛武侯圣陨前留下的两卷《出师表》封锁了整座祁山而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