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2 (第3/4页)
说什么提携不提携,我心里看你就如门生晚辈,难道不盼着你更上一步么?你如今可会写文章了?” 崔燮低着头说:“刚跟着林先生学了两个月,作得还不好。不过大人送学生的那套学生都已经背过了,胸中也算略有些规模。” 戚县令满意地说:“好孩子。我知道你能过目不忘,背记几百篇古文不算什么。只是难得你能把我说的话放在心上,先记熟了唐宋文章,学其气脉,作文章时才能如贯珠涌泉般流利。” 崔燮恭恭敬敬地应着,戚县令在他肩上拍了拍,说道:“你学作文的时间还太短,一时半刻倒也拿不出好文章来……这么着吧,等到冬闲时候,你精心改出几篇文章,我看看拿得出手拿不出手。若是还可以,就代你送给王大人郢正——他是两榜进士出身,若能替你改一改文字,也是你的造化了。” 第48章 虽被朝廷抄禁过几次, 但始终牢牢霸着最受欢迎题库类教辅榜首, 后来市面上虽又出现了等几种同类教参,销量和名气却都比不得它。 张尚书新作的能被此书编者选进引言, 和韩昌黎、宋学士等名篇并列, 自己知道后也颇为得意, 入衙视事时还私下还拿了书给同僚和下属看。 右都御使李裕与他有几分私交,听人说他文里的崔某就是户部郎中崔榷之子, 便如私下劝他:“那崔榷之子在京时不曾闻有神童事迹, 又不曾在小儿辈中有甚么才名,出了京怎么就能集对句、做神童了?腾霄兄把他当成身居穷乡而不掇诗书的学子, 就不怕这是他们父子联手作伪, 以图幸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