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76 (第2/4页)
浸在战略推想中,只偶尔咬两口水晶红薯卷子,不知过了多久,忽然叫身侧的李梦阳推了推,问他打算写哪个人。 十四位千户仍然有各自己潜伏探查故事,在座的七位才子各领两人,再由崔燮自己写谢镇抚那条线,正好分得清楚利落。王守仁摇了摇头,低低地说:“我跟伯徵不是写书的人,和衷兄也不会写,估计是你们五人每人各分三个。谢镇抚的戏份吃重些,谁定了他就少写一个人吧。” 李梦阳怔了怔,想想平常的确是他和唐祝边王四人写稿,王守仁只管拉人不管写,李兆先虽在他们出书后问过几回,却始终没加入写稿的队伍。崔燮又要编农经,如今又正盯着栽培番薯的事,怕是没时间写这个。 也好,他们几个人足够写好这篇故事了。 李梦阳便丢下他,与另外几人商议:“远征大漠的故事苍凉沉郁,和平倭那部先有安千户女装,又有王千户得美女夜奔的轻松风格大不相同,咱们的文章也当写得沉厚些。我等当效法秦汉,以朴实庄重为要,不宜一味仿茶陵文体。” 他的诗词文章气象阔大、雄浑健拔,在茶陵座下文人中名望极高,这话一出,边、王二人便相应和,祝枝山也有意动,唯唐寅与李兆先各恃天才,只愿写自己的文风,并不愿按着别人的格调改。 可前两部锦衣卫故事虽也分了许多作者,看起来从画到文的风格还相统一的,若他们这新篇前一页风流婉转,后一页古朴沉厚,读者都要怪他们坏了锦衣卫的名声! 两下争不出结果,只好叫崔燮评理。 崔燮自然讲理,他讲的是李东阳的道理。 这本锦衣卫里共十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