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51 (第2/4页)
前两天新想出的题目。直到天色将晚,崔燮离开了,他才站在书房门口长叹了几声,对儿子们说:“你们崔师兄真是个风流人物……” 李兆先纳闷地看着他:“风流在哪儿?”看衣着、看诗文、看唱曲……除了一张脸哪儿都看不出来风流啊! 李东阳也不给儿子解释,任由他纳闷,卷着那本底稿回了书房。 转天下朝,他就把那本底稿卷好了掖进袖子里,直接找上杨廷和,理直气壮地说:“愚兄这里有一本杂剧底本,要请介夫写成院本。” 杨廷和下意识问道:“北曲不是该找丘大人么,弟只会写南曲……” 李东阳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你我同在翰院,我不寻你,寻丘大人作什么?南戏北剧相差总不大,周宪王不就常将南曲北曲杂于一剧中,叫生唱北曲,旦作南曲么?介夫你天资过人,只是变更些曲调字眼,又岂能难得过你。况且我不是叫你平空就作的,这里有个底本……” 他从袖里褪出那本仍蹭着大IP的,往杨廷和面前晃了晃:“你不是好‘一切法家言’?这戏里写的便是一位节烈义女舍身帮助锦衣卫军抓捕大盗的故事,正合适介夫你啊!” 作者有话要说: 想找找成化年间杂剧散曲名家,结果不是年纪太小就是在南方,只能杨大佬上了 第148章 “这么厚的本子, 还用人添改什么?敢是嫌唱词写得不精巧秀丽, 叫我替他改动?”杨廷和到底被“节烈义女”四个字打动,拇指捋着书页, 从中间随便翻开一页, 打眼却看见两幅画得宛然如生的淡墨色绣像。 墨色略有些发灰, 线条疏疏密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