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明朝考科举_分卷阅读47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75 (第2/4页)

。”

    那怎么能够。这是李老师写的稿子,又是谢瑛的大男主,他不亲自画也要亲自打草稿、审核,绝不能敷衍。

    回到家里,他就发了帖子给自己家那几位常驻作者,要开番薯文会。

    对,又是番薯,这回是番薯丰收了。

    中秋后,皇庄上试种的红薯顺顺当当地收获了,一亩竟产到了六百斤上下。天子大喜,满朝文武共相庆祝,立刻有科道官上本,奏请在各地军屯中推广此物。

    弘治天子当即准了这道本,又命人将薯种分给各府州,叫当地官府栽培薯苗,推行至百姓间。

    新收的番薯自然又要赐给大臣一批。如今京里种得多,赐的就多,几乎是人人有份,不像去年广州只能贡上了几千斤,官职低些的都得不着赐。崔家开春时还拿年节留下的番薯作种,辟了一个小菜园专门栽种它,到秋天收了数百斤,不只够送人的,还能开始做红薯淀粉、红薯粉条和粉皮了。

    这场番薯文会上的吃食,也终于从粮食里掺红薯,进化到了红薯里掺粮食。

    众才子们吃着新红薯制的点心,悠然议论着文会上该作什么体例的文章,要不要顺便作几首诗词曲。主持会议的崔学士喝了口红薯糖水,清咳一声,在上首严肃发言:“今日请诸位来寒舍开文会,是因有一部新连环画要印,想请各位写文稿。我这里现已叫人翻印了几份大纲,请大家先看一看,再做定夺。”

    立刻有几名大汉托着雪白楮皮纸印的彩封大纲,摆到各位才子面前。

    众人定睛看去,只见封面上茫茫大漠,风沙漫天,阴云间挂着橘红的太阳。画面上的太阳、沙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