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明朝考科举_分卷阅读18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84 (第4/4页)

曾去他家送了一道‘积善人家’的匾,应当见得更多,皇爷要问,奴婢便去问一声。”

    成化天子听着,微觉满意。但因心里别有期许,对他的品行要求更严格些,还打算再多加考察,便对高亮缓缓道:“你先,替朕看着。待他那个……继弟,回来,再,报与朕,看他如何待!”

    第112章

    皇上的喜恶, 就是太监心中头一等的大事。

    高公公虽然没亲手收过崔燮一份礼, 就连敬献皇上的美人图都是侄儿凭真财实学赢回来的,可是关怀崔燮的心, 一点儿也不下于关怀那些常给他送银子的干儿子们。

    为了叫崔燮满足天子的期望, 高太监自己一面向大兴县令探问崔家之事, 一面从翰院调他的卷子,还私下叫了高肃过来, 让这位侄儿兼义子散值后去崔府一趟, 提点崔燮管好家事——特别是等他继弟回来后,留心管教他, 别留下那等叫人说嘴的把柄。

    高肃朝着他笑了笑, 拍拍胸脯说:“这是小事, 爹爹放心,我保证教那位崔案首办得妥妥贴贴!”

    他说得随意,但对圣命之用心也不下于乃父。因着这种泄露禁中语的事不敢大办,待天黑后才换了身不打眼的青衣, 挑了辆小车坐到崔府, 敲开了府门。

    崔燮彼时正倚在沙发里, 看着一部薛河东的。

    在县里的时候,林先生讲虽也讲透了朱子的,可因为他自己也不是什么理学大师,讲课时重训诂而轻义理。到了国学就不一样了,训诂都是学生们入学前都该吃透的,教官都是进士, 大儒,讲的偏重义理。

    而这义理还不是单纯背下程朱著作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