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36 (第2/4页)
不错,他是得了小三元案首,可那是在迁安那等三年都出不了一个进士的下乡小县,挑得出几个像样的考生? 他是中了乡试第八,可北直隶乡试跟他们南直隶、江西、福建乡试的成绩怎么比? 他是李东阳的学生,可听说他入李氏门下才一年,且李学士才名闻于天下,他却连首让人传唱的诗作都没有,哪里像是得了真传的? 他是出了科举笔记,可那笔记是国子监名师所讲,章后题目是翰林出的,他只揽了这些名师之作编印成书罢了!丛书后附的参考答案里有他的答案,观其文字也只能算是平淡中和,并没比其他答题者好到哪儿去…… 怎么他是会元?与他同榜会试的江西费宏也是参与答了笔记里的题目的,答的分明比他更好! 南方举子们简直难以置信,尤其是落第举子们,秉承其一向以来的优良传统,纷纷在贡院门外抗议,上通政司上疏揭发作弊,联络同乡探听崔燮的根底…… 这一问自然问到了费宏叔侄身上。 费宏的五叔费瑞虽然在北监挂了名,这两年却都回到在铅山复习,对崔燮所知不多,只好推问侄儿。费小解元叫许多同乡好友、知名才子围着追问,神情倒还很自然,沉稳淡定地说:“和衷贤弟才学不在我之下,亦有雅量高致,能中会元自是意料中事。” 怎么会! 一名江西来的举子喝道:“他在答案里讲解经义分明不如你讲的深至!” 费宏皱着眉问道:“他是想出那些题目,又想方设法求得祭酒、司业大人和教官们应肯出书的人。若无他在,连我都没有如今这个成绩,兄台既然也曾读过他的书,从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