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明朝考科举_分卷阅读24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48 (第1/4页)

    起了教学经。他还拿了崔燮给崔衡出的考卷作例子, 精神奕奕地说:“学生就是要勤学苦练!我那学生自己早前虽不大做卷子, 给弟弟出题时, 岂有不过心的?他再是天赋高、过目不忘,也得凭着‘勤苦’二字才能出息!”

    他这教育经可是经了太子和东宫讲官们认证,岂有不好的?

    严知府听得津津有味,也赞同地说:“可不是要严抓!本府有时到府学讲课, 见那些学生一年进不了几次官学, 甚至有只来分一回丁祭胙rou就走的。那样不用心的学生, 纵岁科两试能考在一二等,到举试时又如何能过?”

    他们府城学生虽然不敢比太子的课业,但也该没事出几道题考较学生。就是那请了假外出的,也该在请假的时候预留下题目,等他回来上交……

    两人聊起教学来,真是越说越投契、越说越周密, 倒把他们文人本业的诗词酬唱忘到天外去了。

    虽然陆举人心系教化,说到兴起能把诗词忘了,但不搞教化时,他还是很纯粹的一个才子诗人……

    虽然不大风流,那也是才子诗人。

    看了李东阳的竹枝词后,他自然也是诗兴大发,写了两首次韵的竹枝词回来。崔燮知道他心里仰慕李大才子,便把他回的两首诗抽出来,放学去跟李老师念书时,请老师顺便点评一下。

    有评最好,没有也能说李东阳看过他的诗,算是全了陆举人的心愿了。

    李老师也经常指点后辈学诗,除了崔燮这个弟子外,身边围着一群年轻诗人呢,也都肯替人家点拨修改。是以崔燮拿过去的诗他也认真看了,而后大笔删改,连次韵都改成了更灵活的依韵,将那诗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