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明朝考科举_分卷阅读47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78 (第2/4页)

画,经验都相当丰富。他打出线稿,崔启按着他的习惯上色,这些人就在整张的白布上用铅笔打格,按着格子一块块描画,再经由有经验的老匠人校正,涂布出来,就是不怎么走形的大图。

    反正画是贴在墙上,隔几步地再排桌椅,让观者坐得远些,略有瑕疵也看不出来。

    他索性又叫人做了个电影屏幕似的框子,叫画匠们比着框子一格一格地画。白布也不用剪裁,反而缝成一卷,左右缝在竹竿上,中间穿上轴心,弄成风筝线轴一样可以转动的轴筒,放映时左右有人转动,就能配合情节改变画面内容。

    这样只是画画麻烦些,却不用请人编戏、排戏,又能完全展示出各位才子的文字功底,省心省事。

    为着赶出足够的图画,崔启又去老家带了一批新培养出来的画匠回来,加班加点折腾到年根底下,六份实际上只有不到二十格画面的土电影总算准备出来了。

    六位才子写出的文稿字数都在三百上下,一两句话配一张图,恰好够写出一个锦衣卫平倭归来,得天子奖赏慰劳的小高·潮。看着够痛快,又叫读者们猜不出下一部是什么,也防着别家书商抢在他们前面写新故事。

    如今市面上满都是盗版锦衣卫连环画,要不是他们的质量最好,价格又低,故事也连载多年,别人实在打不过他们,早就盗版冲击出市场了。

    所以文稿一定要抓得严,不能由着作者们任性哪。

    崔燮轻轻叹了口气,取过一摞清供笺,给李老师、杨大佬、王状元、梁状元这些初代作者们写信,请他们以前辈身份点评一下新作者们写出的开头。

    看了文稿直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