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明朝考科举_分卷阅读44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44 (第3/4页)

之法的文章都给他老师李学士抄送去了,在下虽是硬要了一份回来,只怕也不能献往宫中……”

    刘首辅脸色苍白,那份任人弹劾而色不异的棉花根骨都似乎缩起了几分。

    与这心腹前后脚地,当今司礼监第一人覃公公便进了刘家,行了当年怀恩大伴之事,劝首辅致仕归乡。

    若他能立刻献上一份教百姓种出丰产豆麦的文章;若他立刻能拿出个一茎结两三支穗、十余粒籽的祥瑞麦子;若现在就有个崔燮替他跟国丈一家讨情,请国丈进宫求一求天子……

    然而这一切都没有,他只能深深叹一声,恨天意在丘……不在刘啊!

    第264章

    弘治八年四, 首辅刘吉、四辅丘濬同时致仕。天子给赐车马仆从, 赏金银币帛,送两位劳苦功高的阁老归乡。

    虽然同时致仕, 两人离京却分了前后:丘阁老先行, 刘阁老则召门生吟诗作别, 磨磨蹭蹭地拖了一阵子,直拖到再不走就要叫天子生厌了, 才排开车马离京。

    回乡路上, 看向迁安的方向,还有些埋怨崔燮心里没有他。

    若是在崔家老夫人过世时就告诉他, 叫他题一篇墓表、墓志铭什么的, 他不也以借借崔燮这运道了?而且他之前一直是当权的首辅, 也是能诗擅文的人,多的是人求他写这些东西,崔燮竟从不跟他求——

    唉,谁教他身在内阁, 尘务萦心, 文名不及李东阳高呢?

    刘首辅恹恹地回了保定, 也走上了他前任兼姻亲万首辅的老路,每天登台眺望京城,盼着天子再想起他这个老臣,召他起复。他比万阁老下野时更年轻,身体又好,就这么日复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