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94 (第2/4页)
……” 杨一清到边关考察不久, 便令急递铺送奏章入京, 报了为宁夏、甘肃、陕西三地提供军马的陕西苑马寺的几大弊政。马政不兴, 军马不足,许多战马甚至骨高毛脱、行行欲倒, 汉军如何与一人双骑甚至三骑的鞑靼精兵接战? 他一面从宁夏开始修城堡、马厩、营房, 一面就要追责陕西马政方面的官员,重理当地马政。 苑马寺监察弛废太久, 牧场半数沦为了藩王、守将的私地, 还有许多地方名为草场, 实际上都已经是荒地了。杨一清雷厉风行地从当地藩守肃王手中夺回被私扣的马场;纳流民、流配军犯到边关牧场种草养马;在荒地上试种番薯、青稞麦,供给边军粮食…… 除此之外,他还要恢复与西番茶马交易的金牌制度,禁绝走私, 将弛废六十年的茶马交易权重新收归到朝廷手中。 他在上头大刀阔府的动马政, 王守仁就替他巡守边关, 与当地指挥使、镇守太监一道训练军士,顺便把人拉出关修墩堡。 马场离府城有二三十里远,常有鞑靼散兵伺机掳掠,飞马来而又去,边军追之不及,一年零碎损失的马匹、草料也不少。王御史就带人在马场外修了边堡, 墙角砌上高高的瞭望台,然后拿出京里带来的望远镜,每天派人监视草城外潜伏的蒙军。 在这没有迷彩服的时代,再强的潜伏技术也比不上一架八倍望远镜。 曾经纵横草原,将陕西马场当作自家后花园的鞑靼兵很快惊恐地发现,陕西明军忽然出了个算无遗策的诸葛亮—— 不管他们何时出击,不管他们事先埋伏了多久,当他们冲到明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