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71 (第3/4页)
耕。 他的讲章大多是平实的白话,写得极通俗易懂,即使是九岁的小太子也能听懂。程学士审了稿子,微微点头,笑着说:“咱们侍太子读书就与侍天子读书不同,太子虽然天姿极聪明,却因年纪尚幼,学东西时需要讲得细致耐心些,叫他听进心里。你上回在御前讲格物是怎么讲的?陛下极力赞你,说太子听了你的课回去,便要选会读书、心思简内的内侍陪侍着他读书算术,比从前更刻苦用功了。” 太子果然长进极大。 崔燮跟着同事们进殿直讲时,就看见他身边带了两个年少清秀的太监,那位曾经混到太子身边的刘公公已退了一射之地,落到了第二档位置上。 这位“立皇帝”怕是立不起来了,这些有知识的小太监也不会让他再上位的。 崔燮只看了他一眼,便将目光收回来,站在讲案前,并不看桌上的讲章,神色自若地讲起了耕耤礼,讲起了农业的重要性。 他当初编宪宗实录、写农科论文时记下了许多年的粮食收成和人口户籍,讲课时穿插着列数据,让太子直观地知道大明有多少户百姓、多少丁口,并时不时提问,让他计算百姓的平均赋税和劳动强度。 太子大着胆子让身边的内侍代算,崔燮也不说他,只要得出的答案对就点头称是。小太子于是胆子越来越大,每次都直接叫内侍算,得出之后再亲口告诉崔燮,然后摆出一副小大人的模样感叹:“想不到外头百姓如此艰辛,孤以后定要爱惜粮食,不浪费民力。” 崔燮含笑夸了他两句,又留作业叫他课后叫人量出农夫们耕的一亩地有多大,亲自绕着走上一圈,再叫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