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明朝考科举_分卷阅读39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95 (第3/4页)

如今才放心了!你兄长不是卖meimei的人,我儿终身有靠了……”

    第233章

    翰林院的前辈们保媒保得相当精心。

    虽说王家提亲时是遣的官媒, 之后纳采、问名、纳吉……六礼时这几位前辈几乎都向徐学士请了假, 亲自在王崔两家间来往,给足了王佐一家面子。崔家也诚心嫁女, 不肯像俗人般厚索礼金难为男方, 只按着古礼规规矩矩地行事。

    王家取了两个孩子的八字问卜, 得了个大吉之兆,两家正式定下婚约, 就在秋末寒气未重的九月成亲。

    崔燮立刻提笔给崔参议写信, 报他这个好消息。将要送信时,他忽然想起崔家还有个女儿嫁在四川, 那里离云南更近, 怕是崔家那对前夫妇的丑事传得更快, 会不会叫她被夫家看轻?

    除了娇姐,刘家小舅舅也在会川卫驻守,崔刘二家原先也是亲家,这事闹出来, 舅舅也难免跟着丢脸……也得给舅舅写封信说明来龙去脉, 再带些谢家酿的好酒。

    他忙又命崔良栋重新收拾厚礼, 先押船往四川一趟,给这一家亲戚骨rou通报婚讯,再去云南见崔参议。

    这一趟山高路远,还要去四川两处亲戚家送礼报信,等崔良栋一行人终于赶到了云南布政司衙们,北京这边的云姐也到该出嫁的日子。

    正是九月初六, 良辰吉日,云姐叫大哥背出家门,崔参议才得着京里的消息,知道他那无法无天的大儿子背着他聘了meimei。

    崔良栋可不管老爷想什么,眉飞色舞、满脸荣耀地说:“给咱们两家做媒的都是翰林院的储相,不仅有几位修撰、检讨大人,还有侍讲学士谢大人,咱们家这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