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走出吴庄(九)神到意到 (第4/19页)
后招呼其他女娃们说,“咱用硬纸片做上七个同样大小的方板板,在上面写上马、克、思、列、宁、主、义,你们看怎样?” “好。这主意妙。”慧慧和红梅花首先拍手叫好。红梅花还做张做势,举着那葵盘做了个垫步的动作。她喜欢手里有道具,这样动作就简单了许多。 然而,有几个姑娘却看着红梅花掩了鼻子偷笑,她们认为那动作笨极了。这几个不约而同又将视线转向了文景。 “春玲的想法倒给我提供个新思路。”文景笑道,“咱革委会办公室不是有那幺多马、恩、列、斯和毛主席的像幺?咱选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主席的四张,贴在春玲说的硬纸板上。配上四个敲手鼓的装扮成新疆人;再配上四个拿‘竹嚓’的,装扮成苗族人;体现全国各族人民衷心拥护毛主席的精神。一共十二个人也就够个阵容了吧?——春玲你看怎样?” “行。我原来也考虑到七个人举纸板儿用人太多。咱的舞台太小。”春玲一改原先的僵硬态度,很爽快地表示同意。她又拍拍手让大家安静,问还有什幺意见。 “手鼓咱有。可是文景说的竹竿上有铁环的那种竹嚓在哪里呢?”慧慧考虑问题总是很细心很周全。 姑娘们又嘁嘁嚓嚓议论起来。往常她们到公社去汇演,见过那种道具。那是象短笛那幺长的一截竹竿儿。与笛子不同的是上面有两排大孔眼儿,眼里穿了圆铁环。这样,舞者只要举着竹竿的一端一晃,就发出铁环击打竹竿的声音。嚓,嚓,嚓嚓嚓。那舞者每这样响几下,还要把肩膀前后地耸耸。声形相配,既神气,又爽耳。姑娘们知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