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1 (第4/4页)
郑氏没有说话,只是笑了一笑,那德言已经欢快的拉着攸宁进去了。然后顺着正门走了进去,看到眼前一景,郑氏又是一愣。 只见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往里则是大院,有大株玉兰兼着银杏树。右面墙下忽开一隙,清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院前,盘旋竹下而出,直到那四五间的学房前,虽是学堂,却有着曲高和寡的高贵。 第11章 第十一章静好 随州学堂当初为沈家所建的一所私学,后来沈香学了孔夫子的杏坛授学,而逐渐广收随州城内的普通人家子弟,只要上交很少的束修,便可以在随州学堂读书,学堂订立学规,凡讲课、考试、劝督、赏罚,皆有立法;休假、探亲时间,亦有规定,如今随州学堂有教学三名,学童二十余位。 当年□□皇帝深知“马上得天下,马下治天下”,而后“杯酒释兵权”,此后,宋朝开始盛行读书风气,妇孺皆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景德元年,真宗皇帝与辽军签订澶渊之盟之后,结束了长达25年的宋辽战争局面,宋朝百姓休养生息,经济稳步上升,首要功臣便是文官宰相寇准,而后,真宗皇帝依照先祖的举措,“重文轻武”,并做了一首,鼓励学童考取功名,忠孝朝廷。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无车毋须恨,书中有马多如簇。 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六经。 这首劝学诗便篆刻在了随州学堂的正墙上,每一个学童都须做到耳熟能详。 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