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0 (第3/4页)
桂良、户部尚书沈兆霖、侍郎宝鋆、文祥为军机大臣。自此,八大臣顾命制名存实亡。大清朝进入了一个太后垂帘,亲王议政,大臣顾命的史无前例的新局面,军机处大臣更是多达十一人,同样史无前例。 初五,从大学士周祖培疏言:“怡亲王载垣等拟定‘祺祥’年号,意义重复,请更正”,诏改“祺祥”为“同治”。 初九,同治皇帝在太和殿即皇帝位。 十五日,同治皇帝奉慈安皇太后、慈禧皇太后于养心殿垂帘听政。 婧瑜达到了她几世太后生涯的巅峰。 大行皇帝大殓后,咸丰十年也就结束了,正值国丧期间,过年也没什么年味,太平天国与曾国蕃在南边儿厮杀,有点儿正事儿的人,谁也没心思过年,都在思索着,新的一年开始之后,要怎么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唯有慈禧太后,兴致颇高,终于能够名正言顺参知政事的她,志得意满,春风得意。 年后开朝,便是同治元年了。恭亲王与肃顺像是达成了某种默契,恭亲王只提开办洋务的事宜,奏请开办同文馆,设立南洋、北洋通商大臣,建立海关衙门,向各国派驻使节等等。肃顺则是更注重整顿吏制,肃贪反腐。各忙各的,挺好。婧瑜看着他们都在自己更加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别提多欣慰了。 婧瑜是欣慰了,慈禧太后郁闷了,还以为垂帘听政以后终于可是天下尽在掌握,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了呢!谁成想,两边儿他都插不上手。 还有慈禧太后更插不上手的呢!就是强军。首辅与议政王两位大人在这一点上非常的一致,肃顺向来是强硬派的,不过以前他的强硬实在有些自以为是,恭亲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