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确立国本篇 (第5/7页)
至此。当天事情才算结束。司马光仍平静地走出了中书省,他知道己给韩琦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不仅深刻,且极好! 当皇帝要他把立太子的奏章转交中书省时,他第一时间拒绝了。这在后面和韩琦的谈话中证明:是绝对正确的决定。如由他来转交。这就造成了一说不清的事实。即立太子这件事是由他司马光一手促成的。连命令都是他从皇帝那里得到,向整个中书省下达。宰执大臣们被晾在一边,完全被动! 这样做。简直是把所有功劳都归于自己,让整个官场统统歇菜。这样贪婪的结果,就是把自己扔上火堆,成为众矢之的,以他当时一小小知谏院的京官,简直是在找死! 尤其是韩琦当面就点醒他,当天到底和皇上谈了什么。别以为皇宫内会有什么秘密,别想耍花样!而司马光表现是非常的乖,他想了又想,选择说实话“宗庙社稷之计”就是立太子的事。整个事件过后,他让宰执大人们觉得他既敢做事、更能做事,难能可贵的又很会做人。 在这种认知下,韩琦露出了难得的笑容,给了司马光一天大面子。9月的某一天,一叫陈洙的御史找到司马光,像闲聊一样说:前些天某次会议上,韩相公跟我说他很欣赏你。说你正在上书说建储的事,能不能把奏章先送到中书省呢?你想做这件事,别自立门户(欲发此议,无自发之) 这是示好,也是示威,司马光再次面临选择。韩琦这是想收编他,让他成为中书省在“立太子”这件事上的马前卒。按说也蛮荣幸了,和他之前人生轨迹非常相符——投靠过庞相公,为何就不能再投靠韩相公? 可司马光那天偏偏又犯了沉默的病,他什么都没说,没表态就等于拒绝。拒绝就是反抗!这就让人搞不懂了,他到底想干什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