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夷简罢相篇 (第5/7页)
到这份上,无可挑剔了吧?但且慢,后面还有话“本国自有国号。无奉表体式,其称兀卒,盖如古单于,可汗之类”说得很明白。我是你儿子,但我一定要是兀卒,西夏国必须独立!这就不是石敬瑭。而是‘称孙不称臣’的石重贵了? 庞籍沉默了,想了很久说“天子至尊,至高无上。你们这份国书名体不正,我不会上奏皇上的” 贺从勖也不含糊,回答说我们的名体很正,儿子侍奉父亲,就像臣子侍奉皇帝。这有什么不对?我要求进开封面见皇帝,如皇帝亲口不许,我再返回去更改… 庞籍想了又想,想起范仲淹以前犯的错误。臣子无外交,好吧,那就送你进开封! 3月21日,由于被大面积弹劾、再加上不争气的身体,吕夷简终于挺不住了,从中书省下野。政府开始调整班子,从这一刻起直到8月,大宋上层建筑就来回折腾了3次: 第1次:宰相章得象、晏殊。参知政事王举正、贾昌朝。枢密使夏竦。枢密副使任中思、富弼。26日,知谏院王素、余靖、欧阳修。27日,富弼辞去枢密副使。 第2次:宰相章得象、晏殊。参知政事王举正、贾昌朝。4月7日,枢密副使任中思、韩琦、范仲淹。8日,枢密使杜衍(夏竦被免)。12日,知谏院王素、余靖、欧阳修、蔡襄。22日,三司使王尧臣。 第3次到8月时再给出…这些变动,看似人员流动量不大,还是那些人,只是官位稍有变化。但玄妙就在这,官大一级压死人,仍是官本位说话。上面的人事变动就隐伏着巨大危机:一次让君子党内部分裂、另一次便让庆历新政无疾而终。前一个主要因为把范仲淹、韩琦调进了中央,陕西四路马步军都部署兼安抚招讨使这个最大头衔就专派了一个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