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桥到崖山_初使契丹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初使契丹篇 (第2/7页)

胡人血脉,由此衍生出后来一次次向异族求援,来平息国内叛乱。直到出现安禄山,胡人终于尾大不掉,挖出了唐朝覆灭的大坑。这种心态下。他们不介意与异族人通婚。何况他们的强者身份,也让通婚没屈辱感…

    但宋朝不行!赵匡胤、赵光义虽出身平民,但向往文化。礼教大防、汉本位思想,都在这时复苏,后来的程朱理学能在宋朝生根发芽,绝非偶然!在这种思想主导下,尤其这时宋朝处于劣势,通婚就是比战败求和、丢失领土更大的奇耻大辱!

    说出了条件,两个辽国人很可能也看到了富弼的愤怒,赶紧又加了句话“可从?从之。不可从?更以一事塞之。王者爱养生民。旧好不可失也”能答应就答应,不能答应就算了,找个理由搪塞过去。您可千万别发火,咱们两国友好关系才是最重要的。

    可3月26日进了开封城,这两人的嘴脸再次变化,和刚到边境线上差不多。除了给仁宗皇帝跪下磕头是免不了的,说出的话却完全是上国身份。

    首先本着国书精神,宋朝先得把以往几十年虐待辽国的理由解释清楚。然后辽国使者来了段慷慨激昂的临场发挥。刘六符说:你们南朝总在边境挖沟干什么?不就是防着我们的骑兵吗?告诉你们,那半点用都没!我们扔点芦苇稻草什么的就能跳过去!实在想来狠的。我们10万骑兵每人扔一包土就足以填平它…说完甩手下殿,留下大宋君臣在那儿喘粗气。

    好半天,赵祯问:大家说话,现在这事该怎么办。问题该怎么答…

    满朝文武沉默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