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局势透析篇 (第2/7页)
!哪怕是后来岳飞、韩世忠等人,也只能在北宋与南宋历史衔接的过渡夹缝里短暂地闪亮过…相信韩琦本身也明白了。好水川之战后,他的xing格还是那么强硬好胜,但在军事上,再没之前的“斗志”了。 而范仲淹高明处就在于他从开始就理解到了宋朝国防政策的神髓。所谓“攻中有防,防中带攻”具体就是修砦。这方式以前基本是用在国内,纯防御的。但只要推广向前,就变成了移动的长城…一步步向西夏境内扩建。每建一处,就形成了攻防一体的战斗体系,一步步蚕食掉西夏国土。这次大顺城的修建,就是庆历年间最大胆的一次修砦行动。 首先最重要一点就是它位置。它前身是庆州西北方的马铺寨,再向西北方前进一点点,就是后桥川。在宋夏战争最开始时,保安军、承平砦之战的尾声,李元昊之所以紧急退兵,就是因他的后路后桥寨被宋军洗劫…这就是大顺城之所以险要的原因。它深深进入了西夏国境之内,说是建了个寨子,其实是越过国境,抢了一大片领土。且时刻把刀子顶在了党项人脖子上。哪天高兴。就直接捅出去… 于是这一年早二月,范仲淹没丝毫预兆,突然召集庆州府众将,集合队伍。跟他出城。当时没人觉得惊讶,战争时期,带兵出去巡逻一圈。是基本的ri常行动。只是这次走得远了点,一路向东北方斜上前进,一直到了前敌位置,和西夏势力接壤的柔远寨还没停下来。继续往前走到敌占区后,大兵们才惊奇发现:前面好大一堆老熟人啊!是范仲淹儿子范纯佑和蕃族将领赵明。两人各带人马守着小山一样高的建筑材料。这些大兵们立即就知道了自己使命。干活,不仅和平时期,就算战争时期,也得当建筑工… 15天,一座新城建起。争分夺秒,盖成后立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