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桥到崖山_嘉佑科举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嘉佑科举篇 (第3/7页)

大墙示众,以儆效尤!

    终于,欧阳修砍掉了绝大多数“优秀”考生,也把人都得罪了。3年才有一次科举,大家都是按老规矩老要求来复习的,你凭什么这样难为人啊!考生们想不通,发榜之ri在大街上就把欧阳修给拦住了,那情形就像如今的农民工找黑心工头要债一样,污言秽语,推搡叫骂。要不是当天遇上了巡街禁军,估计欧阳大才子就得进医院。就这样,他回家后,院子里还被扔进了一大堆一大堆的问候纸条…

    而苏氏兄弟们是幸运的,比他们父亲幸运太多了。苏洵之所以总落榜,除声律外,最大原因是文章的底蕴和之前的科举标准有严重不合拍。而作为他教出的两个儿子,如还是遇上之前的考官们,想想结果是怎样的?

    这就是这届科举的重要xing和幸运点了。如没欧阳修,就没三苏的名扬天下。而三苏不来,欧阳修恐也没法装点起文学盛世的门面。而他要改变天下学子文风,就更是一句笑谈了。1057年1月是三苏的幸运月,苏轼、苏辙都顺利通过了会试,就等着殿试时大显身手了!

    这一次的殿试,林希的夺魁呼声最高。此前他已连夺了开封府试第一(解元)和会试第一(会元)大家正盼着他殿试第一,高中状元,书写宋朝历史上连中三元的神话。仁宗皇帝也属意于他,亲临试场,并派贴身太监在林希身边,一待其写完即呈送御览。当年殿试的题目是《民监赋》林希开头两句是“天监不远,民心可知”仁宗看了卷子很不高兴,冷冷的交给考官。考官们一看,这明显带有jing告统治者的意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