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桥到崖山_庆历新政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庆历新政篇 (第6/7页)

,不很正常吗?于是纠纷出现,官员跟百姓打、官员跟官员打,搞得天圣年间的刘娥愤怒了一下,公田就取消了。现在范仲淹建议恢复,那不公怎样消除?请参考上一条,吏治好了,一切才会好。

    6厚农桑、8减徭役:这两条是农民的事,可同时,官府责任更大。众所周知,我们是农业大国,尤其古代,国家税收几乎都从土地中得来,即农民养活了所有人,但到仁宗年间,农民们己活不下去了。具体状况就是“稻苗未立而和籴,桑叶未吐而和买”和籴、和买,这是官府向民间征收粮食、丝麻用具的专用名词,达到了上面所说的程度,就是提前预支,寅吃卯粮,农民要超前交好多年的税。至于交上的钱和物都到哪去了?很简单,不断扩编的军队、不断壮大的官员队伍、给契丹和党项的“馈赠”再加上给各级神仙佛祖修的庙、还有和尚道士的生活费…没一样对国计民生有用。所以才要改,但如改,就要触动国家最敏感的那根神经——要省钱,你想省谁的钱?军队、官员、辽国、党项还是神仙?动哪个都头大!于是怎样让农民专心种田,国家要有奖励,更要少折腾,给农民干活的时间。

    9覃恩信(朝廷的赦令要严格执行)10重命令(朝廷要统一各地的法令)这两条是很让人无语的事。人无信,不知其可也。这是做人的最起码准则。一个国家呢?居然早上说一套、晚上做一套,朝令夕改,且毫无处罚!这不是国家的法令世界,而是孩子们在玩过家家?怎么办?一个字:罚!除此以外,别无他法。

    综上所述,问题很严重,解决办法很简单。范仲淹方案说白了就是“责任制和处罚制”用举荐制度把官员层层捆绑,再设立些以前没的处罚制度,让官员们稍微懂点事…如此而已,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