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2章 逃兵和英雄 (第1/6页)
关于明末的历史,有几个概念,小白是搞不清楚的。 比如蓟州、蓟州镇和蓟镇。 很多人看了,都以为,这不是一回事嘛。 可实际上,并不是一回事。 首先,蓟州是一座城,位于京师东面。 蓟州是从喜峰口、大安口、洪山口等关隘入关后,前往京师必经之路上的最后一关。 因此,蓟州非常重要。 而蓟州镇,则是一个村镇。 甚至蓟州镇也不在蓟州辖区内,而是归属永平府。 最后的蓟镇,并不是一个地名,而是一个防区。 形象比喻就是,南京市和南京军区的区别。 整个蓟镇,包括蓟州、遵化、蓟州镇所在的迁西县,甚至包括整个永平府。当然了,自然也包括喜峰口、大安口和洪山口等长城关隘。 至于人们所知道的蓟辽总督,管辖范围就是蓟州和永平府一带,但不包括山海关外。 值得注意的是,后世的人一直拿袁崇焕回援时,不走遵化、蓟州,而是走永平、丰润、玉田,来批评袁崇焕畏敌避战。 实际上呢,大多数人都是被地图骗了。 其实当时从山海关到蓟州,袁崇焕的线路才是最直接、最快速的。 有人可能不解了。 你不是说蓟州在京师的东面嘛,那袁崇焕也从东面的山海关回来,不正是该走遵化、蓟州吗? 真实的情况是,遵化、蓟州是从喜峰口一带去京师的必经之路,但不是山海关到京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