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二章 小高炉 (第2/4页)
底不受到煤气、炉渣的冲刷和侵蚀,口下部常保留一层水,称为死层,一般高度在30~40厘米。炉缸部分有出铁口、出渣口及进风口。所以要做成这个形状,是由于必须给炉内发生的各种冶炼过程:炉料自上而下的下降,煤气自下而上的流动,以及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的进行,创造良好的条件。 高炉炉料首先加入炉喉,上面有料钟和料斗,料斗旁有一个探料孔,可调炉料的高低。为了使炉料顺利下去,且易于安装炉喉保护板(防止料打坏炉墙),所以将炉喉做成园筒形。炉喉侧面有煤气管(小高炉通常是一个),引导煤气,过除尘器等去尘后,送往热风炉燃烧。多余的煤气可以经放散阀放散或烧掉,炉喉的温度大约500~700°c 炉身主要作用是预热还原矿石。炉身区域內的温度,上部约800——1000°C,下部1000——1200°C。由于炉料下降受热,因而体积膨胀,同时一氧化碳分解产生的碳黑,沉积在炉料中,使炉料透气性变坏。为了使煤气很快的通过,必须疏松料块因此炉身的形状为上小下大的平锥形,其底下的炉腹角一般在90°上下。 炉腰主要的作用是还原,液态的炉渣和铁开始生成,温度的在1200——1300°C。由于反应变化不大,故做成筒形它的直比炉缸直径大1.5倍左右。 炉腹的主要作用是矿石进行直接还原的区域,矿石在此已全部成为液体,焦炭逐渐下降,到风口部分全部熔化,所以体积缩小,因此这部分做成上大下小的倒平锥形。炉腹下部温度在1300——1400°C。 炉缸的作用主要是储铁水和渣水,但也有一部分直接还原和铁水的渗碳、脱硫等作用。它的形状为直圆筒形,下面有一个出铁口,上面有一个出渣口,再上面是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