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240 章 第 240 章 (第2/6页)
签了三个品相,其中特曲和流通酒的销量更好,就连做分销从其他经销商处调货的经典酒销售额也比经销的和谐酒高了三百多万,惨到家! 【所以说,和谐酒在京市年过亿的合同与回款还得打个折扣——这其中一部分很有可能根本就不是真实的销量,而是经销商那边做赠酒、做活动之类消化掉的。】 【说起来就和几个奢侈品品牌的配货政策差不多了。】 【难怪就连市办的会议室使用时间也得迁就其他品牌部,搭着他们的顺风车出货,腰杆子怎么能硬呢。】 当然,肯定有人会奇怪,既然源川公司在京市的招商政策这么霸道,这些经销商为什么会答应?反正都要搞捆绑销售,还不如选择做国酒呢。 问题就在于,国酒在国内其他市场挑选经销商的态度已经是相当是矜持且高傲的,在京市就更不用说了——京市卧虎藏龙,能耐大又有钱的人多了去了,这几位经销商未必没有想做国酒的心,可是有些事情也不是有心和努力就能办成的,比如做国酒白瓷系列的经销商。 至于其他第二梯队的大酒厂子? 呵呵,早五年八年这些大酒厂子吃相难看,全都是用粗放型的方式抢占市场的,有个别大酒厂的历史遗留问题还不少,有些提的要求说不定比源川还要过分呐。 相比较起来,源川的经典酒国民知名度很不赖、产品定价定位明确、产品线丰富且除了流通酒大多为贴牌酒(注1)之外,其他四条产品线的酒全都是他们自产,品质比较有保障。 更重要的一点,源川的董事长是转业之后下海的,所以整个源川酒公司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