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214 章 第 214 章 (第6/7页)
,于是她十分妥帖地说,“这部分就是我说的,为什么高三文科生适合观影了。因为这部电影里关于近现代史的考点可不少。” 秦妍不由自主地点头:是,是不少! “秦姐不是本地人吧?”路楠突然问到。 “不是,我是北方人。” 接着路楠解释为什么要请华安市全市高中生:“华安一中每一届都有强化班(注1),目标是全班过一本线,年级前五冲清北,年级前三冲省状元。不论今年的省状元是否出在华安一中,这所高中每年取得的高考成绩都是全省关注的,也是每年省内媒体都会在考前、考中、考后蹲点采访的,但凡媒体采访时多问一句学生的课余生活有哪些活动……” 这个多问一句当然不是运气好,运气从来只降临在有准备的人的身上。秦妍听懂路楠的建议了,她在心里飞速地核算,包场电影的成本是多少,然后马上想查一下华安市有多少所高中、多少名高三考生。 路楠将平板电脑转了个面:“数据在这里,我已经查好了。” 秦妍飞快地计算了一下:花费真不多!这可是花钱少、又能得好名声的营销方式,而且对她想要以保护非遗文化来打动相关部门支持她送影片去参加评选也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最后,路楠说:“其实秦姐也可以考虑送票至全省所有重点高中,这才是最保险的。只是一来成本增加颇多、二来普高和职高中同样也有参加高考的考生,只送重高就显得太市侩了。”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路楠就不说了:凭秦妍的能力和人脉,恐怕无法在剩下短短三四天内安排好全省的包场活动,也无法说服全省所有的重高组织学生去看电影。 但华安市就不同了,华安市地方小。今晚的酒宴上就有现、管,多好的资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